指導老師:楊裕富 博士
姓名:蔡明鴻
學號:B10333324
班級:四建築二(A)
設計美學
傳統工藝 :交趾陶
關於建築的交趾陶
>>鰲魚,屬水,至於樑的兩側可避火 臺南學甲慈濟宮 的雕飾
(葉王)寶石釉製作流程
>>人工把內含金屬粉的配方放置乾鍋內(師傅特別強調噴霧式機械會毀壞組織),兩湯匙(喝湯湯匙)的量煮兩小時,變成融塊(大小像古早的金條),融塊放置52小時到達想要的密度,在換置於水桶沉澱,待其自然乾燥,成粉狀便是寶石釉的色粉,即可用水搭配自己想要的量使用;大陸文革把配方鬥爭(富有人家、師傅首當其衝)掉,現今的顏色配方是早期的台灣師傅去對岸找回來的,但仍不完全。
粉紅色:黃金 四氯金栓>>難處理
(寶)石釉;顏色堪比玉石,清澈立體、色澤夠,礦物研磨參入作配方;現今日本有賣萃取研磨過的金屬粉,但成本較高,早期礦粉則為學徒手工敲打處理。寶石釉的顏色跟紋路會隨著時間轉變,越來越耐看,是「活」的陶器。
陶瓷紅色難以處理>>溫度
交趾陶土坯要燒製1100度,成白裡透紅,臺灣黏土含鐵太高,無法使用,都用大陸的黏土
交趾陶老師傅林添木
交趾陶基本功:包空心(黏土呈空心圓包空氣),黏土丸比貢丸大即須.
>>交趾陶屬氧化燒,窯燒過程需大量空氣,包報紙會讓碳氣太多使釉色不漂亮;一般市面的石丸陶屬還原燒,適合包報紙的做法,但此作法造型較無法變化。包空心定型後(約兩天),需要找隱密處戳洞,釋放部分空氣,避免窯燒意外導致爆炸。 奉天宮的八仙、天官賜福人頭>>師傅作(削減法),一般大多用加法
水釉
>>現代發明的工廠製釉料色粉,色調近似一般月曆上的顏色,質感平面無立體感,不耐久易褪色,取得容易成本便宜(80 v.s 3.400的石釉),一般廟宇常用;基礎釉(白色)一公斤1000,依0.6、0.8比例參入色粉>洪坤湖 板陶窯,類似工班接案形式。水釉實不屬交趾陶(雲科 曾永宏),純因市場環境影響而未明白區隔(水釉80>冠名交趾陶200)
市場另一個「假」交趾陶,玻璃纖維擦油漆,表面光亮但顏色不透明,敲擊會有類似瓠瓜的聲音
電(熱)窯(現今主要使用的)
>>由內到外結構:耐熱磚>斷熱磚(吸水變紅)>保溫磚
一般窯燒500度即是脫水,但黏土要至850度其特有的結晶水才會蒸發,方能成為陶器
火舌>>上方溫度高 火焰>>大則下方溫度高 藍紫色火較佳
棗木樹頭處 芭樂木 竹籤(皮瘤多彈性高、耐壓) 內胎接銅頭(內可灌漿作廟宇雕飾的細部〈廟宇坤線(?)〉) >>81年自製工具組用至今
交趾陶製月琴.法國號
1.交趾陶的有十個基本顏色
2.交趾陶的特色會龜裂,取決於膨脹係數
3大陸的師傅會做但是沒有注意膨脹係數,所以時間久了會剝落
4學甲慈濟宮 可以看到交趾陶,一開始被拿光但是最後又收集回來部分的交趾陶作品
5寶石釉交趾陶它是飽滿,立體感很好跟玉一樣,交趾陶也是越放越漂亮,是因為裡面的二氧化矽的自然轉化
6 十個基本顏色由老師傅留下來,屬葉王系的流派。
7顏料作法
粉狀煮成液體
再舀起來變成固體
再放到桶子裡轉52小時
再放到水裡冷卻
就變成鎔塊
研磨後
放到水桶沉澱
就是顏料
加水就可以塗上去
水桶沉澱 桶子裡轉52小時
8陶瓷顏色紅色最難
9火要看到兩種
火焰跟火舌
還有顏色要呈現藍紫色
(瓦斯窯)
10交趾陶屬於氧化燒
11要製造二氧化碳的叫還原燒
12第一招要學包空心
定型後要穿鐵線
放掉中間的空氣
才不會燒的時候炸掉
傳統繪畫:中國水墨畫(國畫)
作畫方式:
水墨畫傳統是用手持画笔作画,以后更衍生出用口咬笔、脚趾握笔、双脚夹笔、腋夹笔、身体着墨(包括手指、脚趾、头发、手肘等部位)等特殊方式,但均非主流。当代中国水墨画家在创作水墨画时,材料运用是广泛的,目前在非宣纸上创作水墨画成了潮流,如在衣服上、人体上;题材上更是多样化,不仅限于山水花鸟,除抽象水墨外更扩展到行为艺术范畴。
特点:
水墨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。传统的水墨画,依南朝謝赫的《古畫品錄》評論:
讲究“气韵生动”,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,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。水墨画讲求“以形写神”,追求一种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”的感觉
讲究笔墨神韵,笔法要求:平、圆、留、重、变。墨法要求墨分五色,浓、淡、破、泼、渍、焦、宿。
讲究“骨法用笔”,不讲究焦点透视,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
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“气势”。
可以说西洋画是“再现”的艺术,水墨画是“表现”的艺术。水墨画并不只是宣纸上的点染勾勒,還要表現「气韵」、「境界」,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思想集成最终的表现。意、识、灵齐备,诗、书、画一体,诗为画之意,书为画之骨。技法之熟,可呈胸臆;画面之外,可留思想,这也是判断水墨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下的实质所在。
:水墨畫源自於中國,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國畫,傳到東亞其他地區,甚至在西方國家一級開始流行起來。水墨畫基本上只有墨來作畫,但進階的水墨畫,也有工筆畫,色彩繽紛,早期水墨畫是山水畫來表現。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:近处写实,远处抽象,色彩单调,意境丰富。
氣韻生動:
可介紹的是水墨畫的古代绘画六法
繪畫六法由5世紀的畫家及藝術理論家謝赫所著,並記錄在其著作《古畫品入》的序論中,當中提及的六法為:
氣韻生動:一種說法指其意為傳神,此外亦有指表達畫家人品或使用畫筆及墨水的技術要精湛的說法。
骨法用筆:即用畫筆的技巧在表現鉤線點戳時要有"骨力",這和當時書法和繪畫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。
應物象形:即感受物體的結構再描畫出物體的形態。
隨類賦彩:即因應物體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適當的色調及表現出層次感。
經營位置:即對作品構圖、深度的思考]。
傳移模寫:即對自己的草稿作增加刪除後再畫一次才能完成作品,此外亦有對古人作品作出模仿摹製作為學習的意思。
這是最能表現出氣韻生動的六個法則,從高中開始學水墨畫,對這些深有感觸。
位序主從:
山水畫的位序主從,可從畫中見的,在水墨畫的山水畫中,也能帶出進近物清晰遠物模糊的視覺點,同時也能很明確的帶出其主從的關係。在這山水畫中可明顯看出這何處為主何處為輔。右下角的山水筆觸與色彩都帶出此畫的韻味。
陰陽調和:
左虛右實,左處的山較為模糊不清,右處的從筆觸色彩帶出實景,陰與陽互補,將其畫境意境濃濃帶出。
佈局成勢:
這山水畫的佈局千變萬化,但這佈局是較多人使用的佈局,實景在前虛景在後,佈局成對角三角分勢。
以體裁分類
山水
人物
禽兽
花鸟
風俗
宗教
神话传说
以技法分類
工笔画
寫意畫
白描画
潑墨画
文房四宝,是漢字文化傳統的文书工具,有筆墨紙硯。來自中國,再傳播到馬來西亞,日本等地。
文房四宝之名,起源南北朝时期(420年—589年),「文房」之名意指「國家典掌文翰之地」(相當於國家資料庫),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筆,墨,宣紙,硯台,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。
傳統建築:北港朝天宮
作品簡介:
694年(清康熙三十三年),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自福建湄洲天后宮 移駕媽祖神像到台灣,是一尊宋代雕塑的軟身媽祖神像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年)建廟(即今北港朝天宮 ),為笨港地區最早建立之媽祖廟,最開始只是一間小小的祠堂,到了1730年(雍正八年)重建,在1773年(乾隆三十九年)擴建,1837年(道光十七年)再度重修,當時新德泰號捐的雙龍獻珠石陛,是台灣現存清代石雕中的極品,今存於五文昌殿前。到了清朝咸豐初年,再擴建宮殿為四進和東西二室;1905年4月(明治三十八年),朝天宮因為大地震震毀,後來由地方人士與當時的北港支廳廳長日本人安武昌夫捐款重建,1921年3月(大正十年),成立管理委員會。
朝天宮美的地方:
傳統中國建築朝天宮足以顯示出中國建築之美,中國建築帶有獨特的韻味,從內部的分區,到建築外觀,都帶有中國建築之美。走進朝天空內部,看見各種神韻十足的佛像,生氣意義的坐在高高,美不勝收的聖殿上,讓進去朝拜的人民猶如真的進入到了神殿一般。
朝天宮的建築以中國建築為主軸,從建築的構造,造型,屋頂,分佈還有各種細部的設計,都此可見,中國建築的美。
覺得最為特別美的除了神殿的美和建築的美之外,還有屋頂的構思和想法所帶出的美,在屋頂都有很多獨特的建築雕像和人物雕像,代表著不同神殿的意思和含義,十分有意思。不但如此,覺得在朝天宮特別的地方還有他的梁和柱,在梁上會有一些特別的設計,而柱子上更為特別,在柱子上都有帶有一些特別壯觀的雕像,有一種雄偉的感覺。守護這中華人民的中華精神,帶出傳統建築的美,也體現出中華傳統精神之沒得。
作品分析:
位序主從:
平面圖可見的朝天空分為正殿居中可連繫四周分佈,總共分三段層次來分區,主從以正殿為主要,其餘空間為輔助。北港朝天宮位於雲林北港,坐北朝南。朝天空的前後左右都有街道相接,如放射狀,可說是圓環中央的中心寺廟,廟前稱為宮口。從廟埕外面看朝天宮正面,它的外觀如三廟並列。中央的「三川殿」較高,為中軸的主要入口。
陰陽調和:
「左翼為龍門,右翼為虎門,合稱為「龍虎門」或「五門」。一般香客進廟朝拜,多從龍門進,而虎門出。符合中國古代「出將入相」之傳統,且不能從正門進,有違傳統,正面進在傳統一般是壓犯人進官府的規定,或是皇家貴子進出之門。
氣韻生動:
廟埕外石欄杆柱上四海龍王之石雕像,每尊姿態各異,氣勢雄健,還有以米字形做出斗拱結網構造而成的藻井,整座寺廟不論是小至窗花上的人物表情動作的刻畫,大到氣勢雄偉的盤騰龍柱,作工之精巧細緻,無異是結合了宗教與藝術精品的綜合體。
佈局成勢-
三川殿寬三開間,各間都有一門,進深亦得三間,用九架桁,採四柱法,前後對稱,是一種嚴謹對稱的棟架。前步口有精緻的花籃吊筒,共有兩對,並以小圓光將兩吊筒連在一起,塑造入口華麗氣氛。龍虎門位於三川殿之左右翼,按照古代東青龍與西白虎之典故,民間遂以龍虎門稱之,這兩座門亦屬於前殿的一部份。龍虎門的構造頗為特殊,其屋簷使用重簷歇山,即所謂的四垂頂,但樑柱的關係較為簡潔大方,並非假四垂,上下雙簷使用同一根柱子,棟架藏於天花板及藻井之內。正殿為樓閣式,屋頂使用「重簷歇山」,殿為二層。 。